这四类人决定建筑资质的未来,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建筑企业资质.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和施工劳务资质三大系列.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施工总承包资质又分为12类、专业承包资质分为36类、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
要想涉足建筑工程施工,首先要取得建筑企业资质.说到资质,你又不得不重视重视资质的"申办和维护",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而这"四类人员"决定着企业资质的未来,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企业主要人员",他们分别是:注册执业人员、技术职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这四类人决定建筑资质的未来
一、注册执业人员
这里的注册执业人员就是指注册建造师.注册建造师分一级注册建造师、二级注册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包括: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等10个专业;
二级建造师包括: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6个专业.
每一资质类别对建造师的等级和数量都有具体要求,请参照各资质标准.
自从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对建造师"挂证"行为都进行了严厉打击,目标就是要实现"人证合一".各地区对资质的管理也实行了动态化核查、常态化治理,所以相关企业必须要重视建造师人员的配备.
二级建造师的继续教育和延期申报事项(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目前不做要求),也是企业维护人员注意的重点,务必在建造师注册有效期到期前3个月办理延期教育和延期申报工作.过期的证书即失效,少数地区直接注销过期证书.
二、技术职称人员
技术职称人员指的是中级及以上的技术职称人员.当然初级职称也很重要,初级职称是申报中级职称的基本条件之一.
技术职称人员,是经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事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评审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每一资质除了对技术职称的专业和人数有具体要求外,对技术负责人的资历、专业职称、业绩等方面也有要求,企业需要逐一对照.
企业应重视现有员工的职称申报工作,初级职称基本每月都可以;中级职称申报每年只有一次,因此企业要重点把握.中级职称的申报条件主要包括:初级职称及年限、学时、论文、业绩证明材料(这是关键)、社保等.
三、现场管理人员
从2018年末起,除"安管人员"外(即三类人员),从建设部到各省、市,相关资质对现场管理人员不再作具体要求,而是把核查重点放在了现场履职行为上.现场管理人员的取消,对企业来说确实是个利好,至少不用再考虑这些人员的配备,也省了一大笔社保支出(大家不要小看社保,社保支出的费用,可以说占了资质人员维护费用的大头).